【手機中國 新聞】最近,在網上看到一則波導手機預售的消息,“波導”這個熟悉名字再次映入腦海,不禁讓我回想起當初那個響亮的廣告語“波導手機,手機中的戰(zhàn)斗機”。才發(fā)現(xiàn),“波導”這個名字已經淡出我們的視線很久了。
國產品牌曾經的輝煌與沒落
當然,和波導手機一起淡出我們視線的品牌還有很多,比如夏新、康佳、TCL、熊貓等,這些品牌都曾經盛極一時,共同鑄就了國產手機曾經的輝煌。從1999年的1%的市場占有率,到2001年年底達到15%,直到2003年,國產手機占據(jù)國內市場份額半壁江山。
在2003年,波導、TCL的市場份額都曾超過10%,波導更是以14%份額,一覽國內廠家,甚至在某些月份超越了當時手機界的兩大盟主諾基亞和摩托羅拉,一舉拿下了國內手機市場的老大。
然而就在一片繁榮之后,這些品牌突然就消失在了我們的視線之外。取而代之的諾基亞、摩托羅拉等洋品牌開始迅速擴張,逐漸占據(jù)了主導地位。到2005年,國產手機急速敗落,很多曾經名噪一時的品牌逐漸淡出了主流手機市場。
國產手機為何迅速崛起,又突然敗落?什么原因導致他們如此短暫的生命?有分析人士認為,國產品牌貪圖眼前利益,盲目擴充營銷隊伍和產量,然而缺乏核心技術,無行業(yè)標準,既不重視服務,又疏于管理,對市場變化的敏感性又不足。當市場出現(xiàn)轉型時,不能及時扭轉方向,導致舊的產品大量積壓,致使供應鏈斷裂。最終國產手機輝煌只能是曇花一下。
國產品牌再造輝煌
此后的幾年之內,國產手機品牌出現(xiàn)了一個斷檔,幾乎沒有一個品牌能夠拿出一款有競爭力的產品,來和諾基亞、摩托羅拉、索尼愛立信等國外品牌的產品相抗衡,國產品牌逐漸淪為低價山寨的代名詞,在利潤微薄的低端市場掙扎。
不過這一狀況到2011年開始出現(xiàn)了轉機,隨著移動互聯(lián)網和Android系統(tǒng)的發(fā)展,手機開始進入智能時代,再加上MTK高效廉價解決方案的推波助瀾,國內手機市場迎來了又一次轉機。一些對市場反應敏感的廠家迅速加入進來,不過由于核心技術缺乏,依然沒有擺脫“山寨機”的命運。主流手機市場依然被三星、蘋果等洋品牌占據(jù)。
在此情況下,以魅族為代表的一些有實力有抱負的手機品牌吸取了以往的教訓,專注產品品質和服務,提升自己的核心價值,力求打造國產手機的精品。迎得了行業(yè)的認同和大批的鐵桿粉絲。此后,小米手機橫空出世,借助互聯(lián)網的優(yōu)勢,為智能手機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營銷模式,為用戶帶來了極高配置和性價比的產品,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另外,OPPO、vivo的崛起也讓國產手機的品質進一步得到了提升,有些產品品質甚至超越了國際大品牌,國產品牌正在逐漸走出“山寨機”的陰影。
另外,中華酷聯(lián)等老牌手機廠商也不斷在國內外擴張,占據(jù)了全球相當大的市場份額,艾媒咨詢(iiMedia Research)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2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全年累計銷量達1.69億部,同比銷量增長130.7%。其中三星以22.5%的份額獨占鰲頭。國產品牌機表現(xiàn)不俗:聯(lián)想、華為、酷派、中興分別以10.7%、9.9%、9.5%和8.9%占比緊隨其后。蘋果在華競爭力有所下降,本年度銷量占比僅有7.7%。小米手機銷量占比分別為4.3%。本年度摩托羅拉、諾基亞、HTC銷量滯后,份額均在5.0%以下。國際品牌紛紛倒閉,開始走下坡路,然而國產品牌卻蒸蒸日上,再次占據(jù)了國內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。
老牌國產廠商欲卷土重來
國內手機市場再次迎來繁榮,這使得沉寂多年的老牌國產手機廠商再次蠢蠢欲動,欲卷土重來。波導就是其中一個代表,在昨日的天貓預售中,波導帶來了其全新的產品梟龍HD,采用了5英寸高清屏和四核處理器的高端配置,售價僅為888元。售價相當誘人。不過是否能夠真正打動消費者,還有待驗證。
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要想取得長足的發(fā)展,必須掌握核心技術,并且明確自己的產品定位,提升產品差異化,單純的拼價格無法長久。希望這些老牌手機廠商能夠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,把產品和品牌做好,拿出更好的產品來和國際大牌廠商競爭,為國內用戶帶來更多的實惠。
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
關于CNMO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站點地圖 | 精英招聘 | CNMO記事 | 家長監(jiān)護工程 | 舉報不良信息
Copyright © 2007 -
北京沃德斯瑪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發(fā)郵件給我們
京ICP證-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632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