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手機中國評測】如果為手機圈的眾多廠商打上一個標簽,我想“文藝青年”一定最適合魅族,因為魅族的產品總能帶給我們一絲文藝氣息。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魅族似乎出現(xiàn)了改變,過去幾年,魅族似乎變得不再像以前一樣認真打磨產品,頻繁的機海戰(zhàn)術不但讓用戶感到困惑,對于魅族來說同樣不堪重負。
直到魅族15的出現(xiàn),事情終于有了一絲轉機。黃章在論壇公開“魅族夢想機”的消息后,一時間吸引了大量粉絲和媒體的關注,足以看出人們對“夢想機”的高期待值。但是魅族15在發(fā)布前可謂“一波三折”,從最初的被捧上神壇,到“小試牛刀”后魅友紛紛“粉轉路人”,再到魅族15發(fā)布前的真機曝光圖被廣大網友一致點評為“涼涼”,以至于產品發(fā)布前我還對魅族15系列有些擔心。
但是這些擔心在我真正上手魅族15 Plus后即煙消云散,因為魅族15系列手機帶給我的優(yōu)秀體驗遠遠超過我的預期,小編希望借著這篇文章,可以向你展示魅族15在實際體驗上的巧思,當你看完這篇文章后,再到線下實體店上手把玩魅族15系列手機,或許會有新的發(fā)現(xiàn)。
經典外觀設計 亦有創(chuàng)新元素
將魅族15 Plus開箱后,我對這款手機的擔心瞬間一掃而光。第一眼看見它,讓我突然有一種“夢回MX3”的感覺,如果手機圈真的有講究“情懷”的廠商,我想這個廠商一定是魅族。
魅族15系列手機號稱“重塑經典”之作,在外觀設計上與MX3、MX4相差不大。魅族15 Plus采用一塊5.95英寸的屏幕,分辨率為2K。屏幕比例依然為16:9,但是得益于極窄邊框的設計,魅族15 Plus的屏占比依然很高,與其他友商所謂的18:9比例全面屏手機相比絲毫不落后。
“對稱美學”設計是魅族一貫以來的追求,魅族15 Plus更是將這種設計發(fā)揮得淋漓盡致。前置攝像頭與超小型的Home按鍵均處在手機的正中央位置,保持了秩序美。頂部除前置攝像頭外,還擁有隱藏式的聽筒設計,聽筒內集成了呼吸燈,有消息的時候會閃爍出白色的光芒,很好地繼承當年魅族MX3中“小圓圈”的呼吸燈作用。通知提醒時呼吸燈會閃爍白色燈光,恍惚間讓你感覺這部手機似乎有了靈魂,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電子產品。
魅族15底部的Home鍵同樣擁有黑科技,這顆按鍵擁有全球最小的正面指紋模組,而且指紋識別的效率并未受到面積降低的影響,操作體驗依然出色。
如果說正面匯聚了魅族的經典設計元素,那么背面則代表著魅族對于“旗艦手機”的最佳詮釋。整機背板由不銹鋼鋁的材質打造,擁有金屬拉絲紋理,看起來有很強的金屬感。但是將其拿在手中,你能明顯地感受到魅族15 Plus與其他金屬手機的不同,那種近乎玻璃卻又不是玻璃的獨特手感,只有真正將其拿在手中的人才能體會到。
iPhone X發(fā)布以后,大量的國產手機開始跟隨蘋果的腳步采用豎排后置雙攝,并將其放在機身背部的左上角位置。不過注重設計感的魅族15 Plus并非是一個跟隨者,其豎排雙攝與閃關燈依然放置在中央位置,保持著簡潔的秩序之美,同時又不失科技感,讓我們見到了魅族打磨產品的態(tài)度。
從外觀設計角度來說,魅族15 Plus是一個值得我們拿在手中把玩的產品。經典的外觀設計、有序的對稱式設計語言、極窄邊框帶來的極致感官體驗,這都是魅族曾經引以為傲的經典元素,而在魅族15 Plus中,這些經典的設計語言終于得以回歸。
軟硬件結合 帶來極致用戶體驗
以往我們在談到“用戶體驗”時,都會重點強調一部手機在軟件方面的優(yōu)勢。其實用戶體驗并不僅僅體現(xiàn)在軟件層面,擁有一些特別的硬件,也會提升手機的整體體驗。
首先,魅族15 Plus擁有雙揚聲器的設計?,F(xiàn)在手機早已不是人們打電話、發(fā)短信的通信工具,智能手機還充當著娛樂工具這個角色。那么在橫屏打游戲,看視頻的時候,雙揚聲器帶來的立體聲效果對我們的幫助一定很大。小編在運行“吃雞”手游的時候,雙揚聲器可以幫助我辨別究竟哪一側有敵人來襲,讓娛樂體驗更加出色。
當然,魅族并不想將用戶體驗局限在視聽領域,一個全新的觸覺維度或許對體驗也有很大的幫助。魅族15 Plus首次引入“觸感引擎”,在機身內部置入一顆iPhone X同款的線性馬達,官方將其命名為“mEngine”。其實際體驗與蘋果的Taptic Engine非常相似,這顆馬達可以在按壓、滑動滾輪等場景中模擬出獨特的觸覺反饋,也為魅族15 Plus帶來了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。
軟件方面,魅族15 Plus首發(fā)Flyme 7系統(tǒng),其外觀依然延續(xù)Flyme 6的扁平化設計語言,但在“智能”方面,F(xiàn)lyme 7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體驗。
剛開啟魅族15 Plus后,我們即可看到Flyme系統(tǒng)向我們推薦的新功能——桌面搜索。用戶在桌面邊緣向下滑動,即可開啟該功能。這時所有App以字母順序排列,我們可以根據(jù)拼音第一時間查找應用,這對于那些手機內動輒幾十上百個App的用戶來說,一定能大幅度提升效率。
Flyme 7新增了個人助理功能,從桌面上滑即可呼出。在個人助理中,我們可以看到諸如待辦事項、通勤路況、運動計步、快遞動態(tài)等功能。依托于Flyme的OneMind人工智能引擎,個人助理可以更精準快速地滿足用戶需求。
魅族15 Plus的指紋識別效率已經很高,但在某些場景中指紋識別還是不夠好用,這一次Flyme 7支持了人臉識別功能,在濕手的環(huán)境中,我們也能第一時間解鎖手機。值得一提的是,F(xiàn)lyme 7中的人臉識別功能并不是魅族15 Plus獨占,還有多款手機升級Flyme 7以后,也可以使用人臉解鎖功能。
氣泡通知+小窗回復是Flyme 7的全新功能。以往我們回微信的時候,需要切換到微信應用再回復,但是在Flyme 7中,我們可以直接點擊通知氣泡,并將其以“小窗”的形式打開,減少用戶操作步驟,使用起來更加便利。
總的來說,魅族通過軟硬件相結合的方式,為我們帶來了不同于其他安卓手機的體驗,或許用語言來形容這種奇妙的感覺還是有些蒼白,我想當你到了線下,真正摸到魅族15 Plus真機的時候,就會由衷地贊嘆那種奇妙的感覺。
旗艦級拍照 夜景也出色
雖說整部魅族15 Plus都透露著“經典”的氣息,不過在攝像頭方面,魅族15 Plus還是能讓我們感受到它“現(xiàn)代化”的一面。魅族15 Plus采用1200萬像素+2000萬像素的雙攝像頭,并采用與華為P20同款的IMX380傳感器,拍照素質不錯。
魅族15 Plus的主攝像頭擁有1/2.3英寸的傳感器,單位像素面積為1.55μm,與其他手機相比優(yōu)勢十分明顯。這樣的硬件素質,帶來的好處就是暗光場景下的成像效果非常出色,下面我們就用一些樣張,來展示一下魅族15 Plus在多個場景下的表現(xiàn)。
得益于這顆素質不凡的攝像頭,魅族15 Plus支持最高三倍的無損變焦,拍攝遠處美景時,這一功能就會顯得非常實用。
魅族15 Plus還擁有“夜景增強模式”,當畫面亮度過低時,系統(tǒng)將自動開啟該功能,拍攝時相機會拍攝多張照片,通過多幀降噪,得到一張純凈的夜景照片。
通過實拍樣張來看,使用魅族15 Plus拍攝的夜景照片在色彩上還是很討好眼球的,但是環(huán)境光線較暗的情況下會出現(xiàn)噪點較多的情況。如果未來官方通過更新固件,將夜拍噪點問題優(yōu)化一下,那就更完美了。
前置方面,魅族15 Plus擁有2000萬像素攝像頭,支持AI美顏功能。官方表示這一算法能夠根據(jù)用戶的性別、年齡和面部特征,匹配出最適合你的美顏效果。
從樣張來看,使用魅族15 Plus進行自拍是沒有什么問題的,人物膚色白皙,磨皮效果也很自然,相信大部分用戶會喜歡這種效果。
領先的性能 游戲表現(xiàn)尚可
魅族15 Plus與魅族15在性能上略有不同,魅族15 Plus采用了三星Exynos 8895芯片,擁有先進的10nm制程工藝,相比上一代產品有較大幅度的提升。
我們先用魅族15 Plus跑一下安兔兔測試。經過實測,魅族15 Plus的跑分為182417分,CPU單項得分57246分,GPU單項得分74781分,足以滿足用戶的日常使用。
魅族15 Plus中的三星Exynos 8895芯片配備了Mali-G71 GPU,流暢運行大多數(shù)手游是不成問題的。我們實測了《王者榮耀》和《絕地求生:刺激戰(zhàn)場》兩款熱門的手游。在《王者榮耀》中,魅族15 Plus的幀率一直在45-50幀上下浮動,表現(xiàn)尚可。
而在《絕地求生:刺激戰(zhàn)場》中,我們將畫面調整為“高清-高幀率-經典畫面風格-開啟抗鋸齒-關閉流暢自適應”,一局游戲下來,幀率基本能維持在30幀,只是在某些復雜的場景下會掉到20多幀,可以看出日常打個手游,使用魅族15 Plus是完全沒有問題的。
至于打游戲的耗電量,經過我們實測,運行半小時《絕地求生:刺激戰(zhàn)場》耗電13%,運行半小時《王者榮耀》耗電10%,依然屬于正常水平。
總結
通過魅族15 Plus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那個我們熟悉的魅族終于回來了。雖然掛著“經典”名號的魅族15 Plus擁有很多不太符合市場規(guī)則的設計元素,但是通過魅族精細的打磨以及對用戶體驗的深度洞察,魅族15 Plus依然是一款不錯的旗艦手機?;蛟S它在線上市場無法對標一些主打高性能的友商產品,但是我相信線下消費者摸到真機后,一定會對魅族15 Plus產生新的認識。
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
關于CNMO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站點地圖 | 精英招聘 | CNMO記事 | 家長監(jiān)護工程 | 舉報不良信息
Copyright © 2007 -
北京沃德斯瑪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發(fā)郵件給我們
京ICP證-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6320號